千人千脚 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双很冷门,但或许会有惊喜的鞋款:PUMA Triple。
适合的脚型:尺码正常 鞋楦略窄 宽脚建议买大半码
适合的场地:内外皆可 地板情况不好的内场以及水泥地慎选
MG版大底使用橙色涂装,与鞋面配色相呼应,保持球鞋外观的整体性。
产品定位
还是那句话,这双鞋简直就是为地板流内线量身定做的啊……
PUMA实战鞋的抗扭我觉得是不需要质疑的,这方面从未翻过车。
Cell Venom穿搭示范,跟上面列举的鞋款类似。
耐磨:8
支撑方面稍显薄弱,前掌的内衬填充并不厚实,加上鞋面的贴合感不好,所以在侧向移动的时候你的前掌位置会觉得即将飞出去,而且外侧的脚趾偶尔会感觉到顶脚。
如果是高脚背的朋友,也可以稍稍将中端的DISC放松些,所以适应性相对还是可以的。
这一路从合作到竞争,1948同年,弟弟更名为adidas,哥哥创立Puma,这种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架势,给你们点赞,真心佩服。
总的来说,性能配不上颜值,没啥特点没啥缺点的一款非常平庸的实战鞋。
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DISC科技所负责的区域,对比DISC REBIRTH来说,后跟处可调节前掌位置的DISC是最大的提升,将两个旋钮旋紧了之后,整双鞋的静态包裹可以处于一个相对极致的情况。
盒子在运输的过程中肯定遭遇了非人的虐待,~ ~
耐磨情况,经过了近一周的集中穿着,个人觉得还是很能打的,除了后跟有一些起毛的现象,其他位置基本没有磨损,一般的塑胶地是完全够用的。
球鞋整体的包裹非常紧实,但前提是需要你把鞋带以及脚踝上方的魔术贴牢牢绑紧,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的脚在鞋子内几乎是纹丝不动,像是打了一块石膏一样,全方位的一个紧实的包裹。
△鸭舌比较大,上面很大的puma,满满的都是小时候的回忆。
而刚才说的结构处理主要是弧形外底前后掌设计以及弧形的前掌内外侧设计,前掌内侧的外底上翻到鞋面提供内侧鞋面支撑的同时,增加了更大的触底面积来适配变向突破时候的大角度触底需求,而外侧的上翻做出了纹路的同时也有一定结构上的空间调整来提升防侧翻的支撑性和更大的触底面积。
在如今主打轻量化的年代,这样高帮,甚至可以说超高帮的造型真的是非常复古的设计了。
只不过这双鞋作为一双出街鞋的话,颜值加成还是蛮大的。
发售价:999元
前掌反馈:6
好了,说了这么多,写了这么多,图也发了那么多,各位看官一定满意而归了。
但追本溯源,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一款鞋使用到了类似的技术,它就是今天的主角:PUMA DISC REBIRTH。
首先要和大家强调一下尺码问题:
鞋底的处理感觉非常毛糙,黑色的是硬胶,用手用力摁压,纹丝不动,硬度上过关,至于防滑跟防摩擦,有待我去实战考验。
价格:500-800元
千人千脚 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
图2为puma x ader error联名款,比普通版更简洁利落,搭配好看。
这次先来看看鞋面,因为对比过往的PUMA实战鞋,这双鞋的中底表现提升真的太大了。
在DISC科技诞生30年之际,PUMA推出了这款PUMA DISC REBIRTH。
采用灰色麂皮的roma很有质感,复古感十足,上脚图供参考。
「鞋面」
尺码:US9.5 EUR42.5
PUMA 的尺码换算其实是和我们习惯不同的,正常的US9码,EUR都是42.5,内长270。但是PUMA的EUR42.5是US9.5 内长是275,是要大了半码的。
后跟港宝的面积是很大的,硬度也很足。同时在脚踝处有海绵填充,但填充并不充分,甚至有些生硬。
防侧翻方面我觉得不是很出色,虽然前掌外侧有一个小小的延伸设计,但是前掌外扩的并不明显,同时整双鞋的重心偏高,让这双鞋的防侧翻显得没有那么能打。
相比于之前的PUMA实战鞋,这双鞋的造型流线感没有那么强,看上去反而有些圆润。
如果这双鞋鞋面的内衬可以做得厚一点,甚至说将上包的橡胶材料面积增大,覆盖到鞋面上,提升一下侧向的强度,我觉得它的鞋面表现其实会可以达到一个相对不俗的水平的。
价格:500-900元
特点:Rider 系列与传奇鞋款 FAST RIDER 为蓝本,结合高调吸睛的配色方案、多种材质拼接工艺,展现充满运动街头感的潮流风格。
价格:400-600元
Nitro Foam提供回弹和缓震,整双鞋的高强度鞋面组合TPU材料提供鞋面的保护和支撑。所以这双「三球」本人参与设计的MB.01交出这样的重量答案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