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卖颜色的染布的_染布工艺

受客户委托,昨天开始打一组五色小样。

山东绸是指利用手工工具织造、练整并具有自然的疙瘩花纹和珍珠光泽的柞丝浆绸。由于其生产过程中采用无张力的特殊木机织造加工,丝线保持圆柱体,成品绸面呈现特有纹路和光泽,极具东方艺术品特色和绿色环保性能。

山东有古老的丝绸制作历史。曾经久负盛名的“齐紈鲁缟”被大家称赞。

唐.郑还古《博异记.岑文本》:“衣服轻细如雾,非齐纨鲁缟之比。”

如今难找了。还剩下的就是山东绸了。柞蚕丝是中国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被誉为“绿色天然纺织纤维”。再天然,也不能只穿白色的。染色是绕不过的坎。

化学合成染料染色,无疑是对天然的亵渎。只能采用传统的天然植物染方法。

这个面料与桑蚕丝面料还有所不同。上色不容易,且水渍严重。

打了五个颜色的小样:

从染色效果看,红、黄色好一些。黑色、绿色,有些花,蓝色发灰,显得不是那么透彻。蓝色的大块布染了一块,颜色差一点,算是没水渍。

后面还会继续试验。

染料:苏木、五倍子、茶叶、靛蓝、石榴皮、黄栌等。

染色:国染馆袁源

技术指导:黄荣华

2022年6月8日于宋庄

布料产地:山东

另外,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6月17日至22日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第40期《传统染色专业研修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即将开班,报名已过半,预报从速!

无论古今,吃饭穿衣,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旧时,由于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现代这样花色万千的衣饰材料。尤其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其着装更为朴素。他们用来制作衣服的布料,大都是手工纺织的土布。

手工纺织出来的土布是原白色的,人们为了着装美观,在采用土布缝制衣服的时候,便根据个人的喜好,将白色的土布染成各种颜色。而染布这一工艺,就需要由那些掌握一定技艺的染匠来完成。

我国印染工艺历史悠久

染匠,亦称“染布匠”,是我国民间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早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使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如当时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已经能够把毛线染成黄、红、蓝、褐等颜色,织出带有彩条的毛布。

据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周公旦所著的《周礼》记载,在周代时,官方已经设有“典丝、典集、内司服”的机构,掌管当时的染织业,并有“染人”“掌染草”等职务。在当时所属的“百工”之内,还有专门从事染织的生产作坊。

我国古代染色所用的染料,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随着印染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主要的染料,如蓝靛、茜草、红花、黄栀等染色植物,已多数由野生采收改为人工种植,成为早期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作物。

汉代的印染工艺有涂染、浸染、套染等多种技法。涂染,是使用矿物染料对布料进行印染的一种方法,它将染料用干性油调和作为胶黏剂,然后使染料黏附在纤维上,达到染色的效果。浸染,则是直接放在染料中泡染,多采用植物染料。套染,则能够产生多种色彩的效果。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鼎盛的时期,染织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唐代的印染技法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夹频、蜡频、绞濒、拓印等。

到了明代,我国民间的印染技术愈加成熟,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官方设有染料局,掌管各地染料的生产与经营。清代蓝印花布的技术,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染坊,是染匠们染布的作坊,旧时的染坊,有“大行邱”和“小行邱”之分,清末民初还出现了“洋色邱”。大行以染成批布匹为主,以流水线的方式,规模化生产。

小行以染零星杂色布料及旧衣为主,事无巨细,样样都要拿得起来。而“洋色邱”,是指专门使用外国进口染料的染坊。

土法染蓝布的工艺流程

在过去,由于颜料单一,人们多穿蓝色衣服,故而土法染蓝布特别流行。染蓝布的时候,先将土靛放在簸箩里,在水缸中淘洗,使细靛漏下,再把碱和石灰加入水中。接下来是疏缸,下靛后,用棍子不断地搅动缸水,待颜色深浅均匀之后即可开始染布。

染布的时候,在缸中间悬挂一个铁丝编成的网状“缸罩子”,把缸水分成上、下两层;把布浸在上层,染半小时后取出。第一次染出来的是浅蓝色,晾干后再染一遍就深一些,愈染愈深,由浅而深的颜色依次是二蓝、深蓝、缸青。最深的蓝色近于黑色,称为“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若在土布上染花,先要请画匠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将图案制成模板;再用黄豆粉、石灰粉和“牛骨胶”调成糊状,将布平置,上铺模板,均匀地刮到模板楼空的图案中;接着把印有花纹的布放到染缸里染出底色来。待染色晾干之后,用刀将石灰渣刮掉,如底色是蓝色,就变成了蓝底白花布。花布上的图案内涵丰富,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如“凤戏牡丹”喜鹊登梅”“连年有余”“百年好合”“长命富贵”等等。

一些规模较大的染坊,还配有专门的踹匠”

踹匠的职责,就是把因印染而缩水的棉布进行碾压,使其恢复原先的长度。他们使用的工具叫“踹布石”,形如元宝,又称“元宝石”。

踹布石的上部即一元宝形石件,下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元宝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用踹布石去踹布时,先将布匹卷于轴上,置放在凹形的承石上,再把踹布石压在布轴上。人站立在踹布石的两个尖端上,双手扶住两边的撑杆,双脚不断晃动踹布石,反复碾压布轴,使布面平整光亮。不过,规模较小的染坊,一般不备此物。

收布时,印子的拴系,也有一定的讲究

“大行邱”一般不做零散客户的生意。平常人家欲染零星杂色布料,一般去找小作坊。当有顾客送来印染的土布时,染布匠便会送给顾客一个“印子”作为凭据。印子,是用小竹片做成的,一面并排烙两个编号,另一面烙一个符号,然后从正中劈成两块,各钻小孔穿系。平时栓在一起,收布时,把其中一块交给顾客,作为取布凭证,另一块栓在布头边角上。既作为布主的记号,又作为布染何种花色的记号。

印子拴在布角上,表示要染深蓝;印子拴在距布角一指处,表示要染二蓝;印子拴在距布角二指处,表示染月白色;印子拴在距布角三指处,系双扣鼻,表示要染蓝印花被褥面;而印在拴在距布角四指处,则表示染蓝印花布料。染布匠在拴系印子的同时,还会告诉顾客,一匹白布能缩水多少,以免染完后发生争执。染坊生意清淡的时候,他们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招揽生意。他们并不是每天都染布,而是等到布料收到一定数量之后才开始染。

走街串巷的染匠,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现场染色,立等可取

这种便捷式的染匠担,备受人们的欢迎。过去,人们在旧街老巷里,时常会听到“染衫、染裤、染布……”的吃喝声,他们有的挑担,也有的推着独轮车,其工具无非是小炉、四方形水铁罐和各种颜料。有的染匠还捎带着自己染好的布料,一是作为招牌,二是有需要的人可以购买现成的布料。

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能说会道的邻家婶子,花儿一样的大姑娘们,闻声而来,将染布匠团团围住,讨价还价,异常热闹。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里,为了节省,

人们对衣服布料都是物尽其用。有的人家把大衣服改成小衣服,就需要染一染,有的买了价钱便宜的布料也要染一染,更有褪了色的衣服也要染上一染等。

当有人要染衣料时,染布匠便把水铁罐里倒上水,水量至少能把待染的衣服布料浸泡过来。再点上柴草把水烧开,放入染料,使其融化。然后把要染的衣服布料等物品用水全部打湿后放入罐内。此时,染布匠手持一根较长的竹竿或木棒,不断地翻动和搅拌所染的东西,持续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中途还得添加些促染剂。

染布匠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反复搅拌的手感,使得衣服不会染花。染好的布料、旧衣,要放进另一个桶内。这个桶同样也得放满水,也得把水烧热,并且也拿棒翻动和搅拌。但是,这一工序的主要作用是洗,是把没有染上的浮色洗掉。最后,染布匠将染好的衣服布料等捞起滤干,交给顾客,并且关照他们回家以后要用凉水浸泡上一天再晾晒,这样就不容易褪色了。

“回染布”最能显示染布匠的技艺水平

衣服被褥褪色后再染色,就是回染。有的人家在回染坊染的时候,仍染原色的,这样就比较容易。但有些人家嫌弃以前的颜色,希望回染时,染成其他种颜色,这就十分考验染布匠的技术。比如将蓝色的染成咖啡色的,如果把握不好,衣物布料啥的就可能被染得不伦不类。

一位技艺高明的染布匠,能够把回染布染得颜色细腻,从外表看好似新的一样。这也是染布匠在民间广受人们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染匠这个古老的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行俗行规。旧时,染坊将梅、葛二仙奉为祖师。每年农历四月十日、九月九日,染匠们都要将盛着印子的木盒子连同丰盛的供品摆在供桌上,祭拜染业之神。

染布匠行业内部,也存着许多别人听不懂的隐语切口。比如他们将染料称为“膏子”,染缸称为“墨悲”或“酸口”,石灰称为“白盐”,染缸下的地灶为“地龙”,待染的棉纱为“千绪”,绸布为“软披”,棉布为“硬披”,衣服为“片子”等等。

此外,在所染衣物布料的颜色名称上也是以暗语称之,如绿色为“翠石”,靛青为“烂污”,白色为“月白”,浅蓝为“鱼肚”,墨色为“蓝元”等等。这些隐语切口的产生,其目的就是维护本行业的利益。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染布匠这个行业在民间仍十分兴盛。此后,随着的确良、凡立丁、涤卡等新面料的普及,以及现代印染工艺的飞速发展,手工印染现在已经很少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保存着完整的染布工艺。